征稿选登最后的制陶人散落在苍茫大地上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s://m-mip.39.net/nk/mipso_5334062.html

甘肃省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脉与龙首山之间的蜂腰地带,历来是著名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为历史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早在年前,就有人类在今县境内西大河、东大河和金川河流域繁衍生息。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永昌“红山窑制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藏在深闺,期待着人们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制陶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主要文化标志之一,是我们的先民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薪火相传。永昌的制陶业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沙井彩陶文化在永昌县境内有大量遗存,说明陶制工艺在永昌历史上已经是悠久的文化之一。

永昌“红山窑制陶”,是传统的手工制陶工艺。据地方志记载,在宋、元时期,红山窑制陶已经是很有规模的手工艺制品。当地民众把烧制陶瓷的窑叫“白窑”,把供燃料的煤窑叫“黑窑”。尊“太上老君”为祖师,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和六月十五日献祭“老君爷”。民间相传,明初红山就有平家窑、文家窑等黑、白窑,而清代乾隆时期的王家窑陶瓷曾一度在甘、凉地区很有名气。同时,永昌红山窑制陶发展史上,也出现过许多能工巧匠,一些手艺高的师傅能烧制佛像,八洞神仙像、狮子、老虎等动物造型的陶瓷。但大宗产品为大小缸、大小盆、大小坛罐和碗盏。

永昌红山窑的制陶,主要是以红山生产的陶土为材料,使用原始的手动木制转盘(轮)、模具等;制作的陶土生坯以阴凉干后再行装窑。用红山所产煤炭烧窑,烧制陶器所需温度在度上下,每孔窑需3—5人,烧制约5—6天。待陶器烧制完成后熄火,隔3日左右降温后取陶器出窑。烧制的陶瓷多为粗陶或彩陶,也生产瓷碗、瓷瓶、瓷砖等,瓷器以黑瓷为主,沿底薄厚均匀,绘有单色花纹,轻巧受看。

永昌红山窑制陶已有千年的历史,从原始粗陶发展到烧制温度教高的瓷器,从单调色发展成多色,无不承载着制陶历史的文化内涵,且经历了一千余年而延续不断。据相传,明、清时期,永昌红山窑的制淘业有陶窑50余孔,生产的陶器年产量在10余万件左右。除供本地区消费外,大部分产品还销往邻近的山丹、民乐、张掖、武威等地。

永昌红山窑制陶,是民间手工生产业的历史存在,具有原始生产工艺制作的特征和传承,是地方制陶业的典型存在,它不但直接延续了古代民窑制陶的特点,而且也是历史发展中民间生产生活的重要存在。并且还要随历史长期存在下去,其价值十分宝贵深远。

永昌红山窑制陶是中国民间制陶的“活化石”,是制陶业发展历史的重要存在。它的发展历史,就是古代人们的重要发明成果之一。也是地方性原始生产生活的科技进步,对我们研究古代制陶业的起源发展极为重要。他承载的古代制陶业的潜在价值,是极其珍贵的传统工艺文化遗产之一。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品已经十分丰富,永昌红山窑制陶这种较为原始的手工艺生产及其产品已经被市场边缘化,生产的陶窑和产品也已降到了历史的低点,为了使这种活着的生产历史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使其不在历史中消失,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作为千年的古老文化遗产,我们有理由去珍惜它、爱护它,更有责任去传承它、宣传它。需要我们锲而不舍,不断挖掘、传承、创新,让红山窑制陶工艺能经久不衰传唱下去,让它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芒!

作者:吕兆

拍摄地点:永昌县红山窑镇

太倔强了,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偏偏要靠才华,

没错,说的就是你!

在这人间最美四月的季节,

相信你已经领略了,

甘肃山川之俊美、

河水之绮丽、林木之神秀。

你是不是想拾起笔,

来分享你的所见所感,

是的话就来这里吧!

稿费已备齐!“微游甘肃”喊你来投稿啦!

↑↑↑

点击了解征稿详情

(投稿邮箱:weiyougansu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