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月份,成熟藜麦好似翻滚的红色波涛,吸引各地游客。(金昌市永昌县供图)新华社兰州7月3日电(记者周啸天、张玉洁)风靡欧美的“网红主食”藜麦,正在中国西北的田野上拔节生长。仲夏,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万亩藜麦基地生机盎然。再过不到4个月,丰收的藜麦果实就将送进加工工厂,继而送往兰州市、上海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等地市场,而后端上百姓餐桌。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称藜麦是“宇航员在太空的最佳食物”;社交媒体上,藜麦以低热量、高营养品质,成为“减肥达人”们的首要推荐。仲夏时节,东寨镇农民正在打理藜麦地。(金昌市永昌县供图)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农民陈永红说,藜麦对他的吸引并非来自网络热捧,而是亲眼所见的高收益。年,他把家里原本种植大麦的4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藜麦种植企业,又当起藜麦产业工人,负责打理藜麦地和包装成品。“去年挣了快5万,是以前种大麦的2倍多。”每到九十月份,成熟藜麦长至一人多高,好似翻滚的红色波涛。“秋天生意最好,几乎都是来看藜麦的游客。”在家中小院开“农家乐”的永昌县农民赵开得说,年,光是“十一”黄金周他挣了将近5万元。如今,永昌县的农家乐已有余家。东寨镇党委副书记葸礼鹏告诉记者,藜麦耐旱性强、观赏价值高,是永昌县等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转型的“绝佳作物”;另外,每亩藜麦能让农民多赚约元,“对带动农民就业大有益处”。令人惊讶的是,这场让农民收入大增的“腾笼换鸟”,竟源自农业科学专家的偶然一瞥。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在报纸上看到了藜麦的介绍。“藜麦营养价值高,又耐寒、耐旱、耐盐碱,或许适合在甘肃种植。”抱着这一想法,农科院专家托人从南美洲引进了藜麦种子。年,甘肃省农科院专门设立藜麦研究团队。经过多年试种、筛选和改良,他们研制出了适合当地、产量高的新品种“陇藜”系列。永昌县引进的便是“陇藜”系列。年以来,永昌县种植的“陇藜”已经达到1万亩,数百户农户因此受益。引入自动化加工设备后,当地藜麦米年加工能力达到1.2万吨。另外,当地企业延伸产业链,生产藜麦茶、藜麦酒等产品,年销售额约万元。经加工和包装后的永昌县藜麦米产品。新华社记者周啸天摄如今,甘肃省藜麦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在种植3万亩藜麦的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当地正在计划围绕藜麦产业,打造集观光、体验、餐饮和住宿为一体的田园观光景点,帮助农民致富增收。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杨发荣说,甘肃省农科院正在积极筹划,让已在中国西北初具规模的藜麦培育、种植技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