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421/5325460.html
金川铜镍多金属矿床,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聚宝盆”,因规模巨大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铜镍矿床,镍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钴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另外伴生有16种稀有贵重金属。
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有“工业食盐”之称。金川铜镍矿的发现,一举结束了我国缺镍少铂的历史。之前,我国要用12吨东海大黄鱼,才能从国外换回1吨镍。
然而,围绕着它的发现权,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两家功勋地质队互不相让,为此反映到了甘肃省、地矿部。
事情的经过究竟如何?
金川矿的发现,源于一块孔雀石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驿站。
这里自然条件严酷,年平均降水量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8倍,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
年,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布置在河西走廊找煤,特地在永昌县境内成立了地质队。
年,我国急需铀矿资源,队附带寻找铀矿,并成立了找铀矿小组。为了保密,对外称为“顺便普查小组”,简称“顺普小组”。
年,队对宁远堡一带找铀作了安排,下达了具体任务。
“顺普小组”的地质助理技术员唐东福回忆道:
“那时候宁远堡一带满是荒山野岭,渺无人烟。受条件限制,后勤保障也不太好。每天早晨带上两个干馒头、一壶水就上路了,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返回。遇到下雨天气,只能到悬崖下面躲避,早上满脸土,晚上一身泥是常有的事。”
有时采集的样品多,一百多斤的样品袋压得唐东福腰都直不起来,回来连饭都不想吃,倒头就睡。
野外找矿虽然累,回到驻地汇总、计算野外地质材料更伤脑筋。
那时候计算手段比较落后,只能靠算盘来完成。唐东福伏在小帐篷里,晚上就着煤油灯加班加点,眼睛十分疲惫,经常要用一天时间,视力才能恢复正常。
功夫不负有心人。
年6月初,在检查槽探时,唐东福在白家咀西边的一个山沟里,拣到一块含铜的孔雀石。
当天收工后,他和地质助理技术员郭春山谈论了此事。两人都毕业于西安西北煤田地质局职校,学过煤田地质专业。
两人推测,白家咀发现孔雀石,可能有铜矿,进而对矿点进行了追索,然后将矿石标本拿回队部(驻永昌县)汇报。
队地质科鉴定为孔雀石矿石。时值全民找矿时期,科里就将孔雀石标本报送永昌县。
在戈壁滩上建起来的园林城市年夏,驻地位于酒泉的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一分队,先后几次来到永昌境内,进行金属矿的勘查工作。
同年10月7日,一分队流动检查组技术员汤中立、王全仓、赵国良、化验员丘会鸿等一行五人,到永昌县大炼钢铁指挥部汇报工作,并查看群众的报矿成果。
汤中立,安徽安庆人,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赴祁连山地质队工作。
当时,因为急需矿产资源,上面提出了全民办地质的口号,群众找矿、报矿的热情很高。
县工交部刘恩芳拿出了孔雀石标本,说是煤田地质局队送来的,在白家咀有铜矿线索。
汤中立等人当即驱车赶往宁远堡,下午5点找到唐东福,一同到白家咀检查矿点。
汤中立一行作了概略观察,由于天色已晚,他们就住在戈壁滩上一间无人居住的破土房中。
随后两天,他们对矿化露头进行追索,一共找到两处氧化矿露头,上面留有古人采冶的痕迹。
每处露头长20~30米,宽10余米,两处露头之间相距约米;矿化露头上,孔雀石十分发育,黄褐蓝绿,色彩纷呈。
他们勾绘了地质草图,又采集了标本,由汤中立带回酒泉队部汇报,王全仓等人留下来继续找矿。
在酒泉,汤中立找到陈鑫工程师和苏联专家扎库敏聂,汇报了白家咀矿点的情况,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铜矿,随后匆匆赶回白家咀。
陈鑫和扎库敏聂二人仔细查看了标本,推测矿石中可能含镍。
果然,铜镍两项测定证实,这块矿石标本含铜16.5%,含镍0.9%。
陈鑫马上赶到矿区,对着两处氧化矿露头,布置了两口浅探井。
探井刚打到16米深处,就发现了高品位的原生镍矿体。
年,祁连山地质队运来两台钻机,正式开始勘探工作,只用了两年半,就已经探明一个大型铜镍矿床。
年5月,从全国各地调集的上万名精兵强将,汇集到这处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睡干打垒,吃窝窝头、骆驼草,喝冰渣水,拉开了厂(金川公司前身)大会战的序幕。
年,祁连山地质队更名为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汤中立担任技术负责人已经3年。
让汤中立和同事们感到困惑的是,在岩体出露面积最大的二号区域,地表却没有矿化显示。
他们反复比较研究,认为矿脉这样尖灭不正常,判断深部应该有隐伏矿。
一钻定乾坤!在22号钻孔米深度,揭露到富矿体,一直打到m,才穿透矿脉,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单体铜镍矿床由此被发现。
接着布置的几十个钻孔,几乎每个孔都见到了深部隐伏富矿体。
金川铜镍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个特大型硫化镍铜矿床,仅次于加拿大萨德伯里矿,一举结束了我国缺镍少铂的历史。
汤中立随后升任省地矿局副局长、总工程师。
到年10月,金川矿区地质工作全部结束,施工钻探总进尺18.3万米,相当于钻透了21座珠穆朗玛峰。
15年的沧桑岁月,地质工作者扎根高寒荒漠地带,餐风露宿,夙夜不懈,探明金川铜镍多金属矿床长6.5公里,相当于个不同矿种的大型矿床,价值上万亿。
年3月27日,邓公在百忙之中专程视察金川公司,盛赞金川是古丝绸之路上真正的“金娃娃”、“聚宝盆”。
昔日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如今变成一座拥有45万人口的新兴有色冶金工业城市——金昌市。
经过6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金川公司已具备年生产镍20万吨、铜万吨、钴1.5万吨、铂族金属公斤、金30吨、银吨、硒吨和化工产品万吨的能力。
年,金川公司镍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钴产量居世界第四位,铜产量居国内第四位,矿产铂族金属产量雄踞亚洲第一。
昔日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如今成为花海如潮、绿树成荫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甘肃省最宜居城市。
争议的起因和结论年4月15日,全国地质系统举行授奖大会,嘉奖新中国地质找矿有功单位和英雄模范个人。
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和汤中立,因“发现和探明了金川特大型铜镍矿”,当选功勋地质队和劳动模范。
不料,甘肃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对金川铜镍矿由地质局六队发现的问题提出异议,先后两次给省、部提交专题报告,反映情况。
为此,省、部分别召开调查会,听取各方意见,研究原始报告,查阅档案资料,询问了部分当事人,形成了基本结论:
队唐东福、郭春山首先发现孔雀石矿点,采了标本,交给队部,起了报矿作用。
但由于该队的主要任务是找煤(附带找铀),对金川矿床的发现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作进一步的勘探工作,也没有及时报送详细材料。
但当祁连山队来人了解矿点时,如实反映了情况,并指明了矿点。
因此,队作为专业地质队,唐东福、郭春山二同志作为专业地质人员,在发现金川铜镍矿方面是有功绩的。
地质六队汤中立等同志看到孔雀石标本后,迅速奔赴现场,进行观察、填图、采样。
矿石送队部化验、发现含有较富的铜镍后,该队迅即抽调人员,开展普查勘探,穷追不舍。
随后,经过辛苦勘探,到六五年终于探明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镍铜矿,地质六队在探明金川铜镍矿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年10月19日,甘肃省地质局对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队唐东福、郭春山两同志给予了奖励,给两人各发奖状一面、毛毯一条。
因此,金川铜镍矿是由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队唐东福、郭春山二同志发现的,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探明了具有世界水平的特大型镍铜矿。
应该说,这个结论是非常中肯的,既肯定了第六地质队的巨大贡献,也没有抹杀煤田地质队唐东福、郭春山等基层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正式确定二人为金川铜镍矿的发现人。
金川镍都的发现和建成,正是无数劳动者者坚苦卓绝、无私奋斗的成果,是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一座丰碑。
9年4月,甘肃煤田地质局局长刘继东专程来到队退休职工唐东福家里,转达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对他的挂念和问候,带去了赠书,谱写了一曲佳话。
历史不会忘记,“镍都”金川不会忘记老地质人的艰苦奋斗与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