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第一中学创新内部治理路径激发县中组

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学校内部组织变革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学校内部治理现代化、激发办学活力的突破口。当前,学校内部组织变革、机构设置、运作方式有哪些有益探索?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校长们有哪些切身体会?面向未来,如何提升组织执行力,走向学校内部治理现代化?

县中振兴需要大环境的支持,但是学校内部治理的小环境、“小气候”却容易被忽视,有的县中校长只注重课堂相关的要素。

去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业界为之振奋。的确,县中要振兴,社会的大环境、“大气候”非有行动不可,而以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第一中学张景和校长个人担任县中校长的经历来看,学校内部治理的小环境、“小气候”却极易被忽视。有的县中校长过于注重与课堂相关的要素,而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和组织能力提升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昌邑市第一中学张景和校长和团队根植于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潍坊市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等培育出的丰厚土壤,通过“共治”“精治”“善治”不断迭代,探索学校内部治理的路径,不断激发组织活力。

共治: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积极性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县中发展存在过多依赖升学率的价值导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年,张景和担任昌邑一中校长后,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扭转“唯升学”“唯分数”等导向,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彰显“人在中央”的育人理念,在文化环境上发力,在教学楼大厅悬挂了“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的横幅,在学校广场的中心位置矗立起雕塑——“重构”。

学校治理容易存在路径依赖和能力固化问题,一个重要表现是学校管理的行政化,校长常用行政命令对学校进行管理,导致多数教师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年开始,以潍坊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为契机,边破边立,全面推进校内去行政化改革,在理念和组织架构上明确了学校作为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化治理共同体。具体来看,通过专题研修,对学校发展、教学改革等问题展开全校大讨论,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学校内部治理的12项重点改革任务,梳理出办学方向、民主治校、项目管理、课程意识、维护教师尊严、强化学生自我教育六位一体的“共治”行动路径,把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课程育人等有机整合,构建起了从理念、制度到课程、课堂、教师、学生的系统性学校内部治理机制。

例如,教师管理上,建立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学术引领团队,以“功勋教师”“首席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和以“首席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团队,构成教师三类梯级管理机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