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

特色民居连片林立、平坦村道户户直通、农家小院温馨别致、浓厚乡韵令人流连……如今的陇原大地,一个个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正在诠释着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丰富内涵。

眼前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群众的感受最多。

什么是新生活?搬进独栋小二楼的永昌县六坝镇九坝村村民南长云说:“头一回住上了带冲水马桶的房子,高清电视、冰箱、电炕、节能暖炉,买东西门口就有超市,闲了还可以在村里的活动中心下下棋,老伴跳跳舞,日子美得很呢。”

什么是新农民?刚喂完牛的平凉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村民马龙说:“家里新买了拖拉机、旋耕机、扎草机,干农活轻松多了。以前养牛遇到问题没办法,现在县乡常常组织养牛技术培训,有问题我和专家视频沟通,远程给我指导呢!”

什么是新农村?清水县黄门镇小河新村村民张连信把垃圾扔进政府配发的垃圾桶里,说:“以前垃圾随手就往河道里、街道边一扔。现在村里修得跟公园一样,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邻里和谐、互帮互助,一起把咱村打造得更美。”

近年来,我省以建设山川秀美新甘肃为目标,以“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全域无垃圾”、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等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

一张蓝图绘到底

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群山环抱、曲径通幽……一村一特色,一户一景观,在陇南市康县,建设美丽乡村不仅是干净整洁,而且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年,康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

美丽变革,规划于前。近年来,康县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思路,坚持用城市理念规划建设农村,根据个村不同的文化资源、乡土风情和民俗特点,对全县个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年建设、整体推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根据实际确定了生态旅游型、古村修复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改善型、文化服务型等五种建设类型。大力推进县内各类道路全绿化,突出保护原生态风貌,加强古村、古街、古楼、古坊和古树名木的保护,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绘就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秀美画卷。

如今的康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全域旅游,建成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村景区及69个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户,乡村旅游日接待能力人。

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康县是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我省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从年开始,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8.04亿元,集中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短一年,全省建成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个“万村整洁”村。甘南州“全域无垃圾”治理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专题报道,陇南市康县被国务院评为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天水市清水县、陇南市康县、临夏州积石山县被评为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今年10月,中央改革办对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情况专项督查时,给予充分肯定。

我省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一张蓝图绘到底,因地制宜编制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做到多规合一。在坚守建设风格方面,防止形式主义、大拆大建,提倡因地就势、因陋就简、修旧如旧,突出村落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

同时,我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紧密结合,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每个县市区依托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积极推进“万村整洁”工程建设。整治农村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着力解决柴草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环境“脏乱差”问题,拆除残垣断壁,打造出一批样板村。

“三大革命”惠民生

家居碧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如今,肃南县大河乡西岔河村村民李叶由衷地感到生活美美的。

“村里环境更好了,生活更加便利。不说别的,解决了冬天上厕所的难题,就让人觉得高兴,”李叶坦言,“以前我家的土旱厕,一到冬天就结冰冻住,脚下容易打滑,铲土掩埋费劲,上个厕所还得挨冻,很不舒服。现在家里盖的新式厕所,不挨冻,不结冰,干净不费水,也没有异味,生活方便了很多。”

近三年来,我省在广大农村地区掀起了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编制、“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六项行动”。

让“方便”更方便,我省各地因村因户施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经济适用、适应“寒”“旱”环境、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截至11月底,全省农村卫生户用厕所达到.7万座,普及率达到33.2%;全省97.8%的行政村建成卫生公厕,基本实现有需求有条件的行政村卫生公厕全覆盖。

当前,全省“垃圾革命”深入推进,配备专职、兼职村庄保洁人员14.9万名,配备各式农村保洁、垃圾收集、运输车3.8万辆,全省垃圾收集、转运、处理闭合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可行、有效、稳定的村庄保洁管理机制。

各地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以村庄干净整洁为基本要求,引导群众积极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全省共创建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10个、清洁村庄示范村1万个。

内外兼修真铸魂

农户家的院墙上,醒目地写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的标语;村里的公示栏,挂着本月环境卫生红黑榜;户户门前,张贴着“孝老爱亲户”“清洁家庭示范户”“文明信用户”……在甘州区碱滩镇普家庄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文明理念浸润人心。

打造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以美丽“塑形”,更要以精神“铸魂”。

乡风民风美起来,文明之花正在全省各地绽放。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镇开展“小手拉大手、环境保护我参与”活动,向学生普及环保知识;天水市秦州区中梁镇动员群众“天天扫院子、月月洗被子、建成好园子、住上好房子”;积石山县开展了“集中大会战”等特色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年以来,我省先后投入余万元,建成“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家,覆盖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积分超市”项目以“小超市”实现“大撬动”,带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挣积分,换取生活用品,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群众环境保护和卫生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各级妇联积极组织巾帼志愿者广泛开展以清理、清洁、清扫为主要内容的“三清”行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病弱者等群体开展清理内务、清洗被褥、清扫院落和房前屋后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践行“山清水秀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尊老爱幼形象美、纯朴善良人心美”。

编辑:张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