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壮阔的藜麦田,也是第一次知道,河西走廊的金昌,在戈壁的荒芜与苍凉之外,还有藜麦的浪漫与希望。甘肃省永昌县东寨镇,丝绸之路上正在兴起的“藜麦之乡”,当秋风掠过,涌动着火红的麦浪,空气中都带着收获的味道。远方是连绵的祁连山,近处,是望不到尽头的藜麦地。惊艳过后,便开始在藜麦地里撒欢,风吹麦浪,藜麦拂面而来,闻着一阵麦香,虽是新鲜的味道,却有着最初的感动。▼祁连山下的收获藜麦原产于南美大陆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多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被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相对于日常食用的谷物粮食,藜麦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物种,当走在藜麦田里,听着东寨人侃侃而谈时,才知道,我们曾经忽视的,是被国际营养学家们盖章的“超级谷物”、“未来食品”。藜麦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9钟氨基酸,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被称为“黄金谷物”。上世纪8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在探索合适的太空食品时,发现了藜麦的全营养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永昌东寨地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藜麦蛋白质累积,是优质藜麦的适宜种植区。藜麦自年落户东寨后,迅速成为当地特色作物,最盛时种植面积达1万亩,为东寨带来了火红的收获。来到东寨时,正值秋季,祁连山下,火红一片,是最绚烂的风景,最肆意的收获。没能伴随藜麦经过冬眠之后的破土而出,一点点长大,结出一串串谷穗,却能够感受到东寨人在藜麦地时的激动。那是他们用双手养育出的藜麦地,如今,正涌动着火红的麦浪,等待着收割。连绵的祁连山下,藜麦地同样连绵,那么多那么多,开着车,也没有走到尽头。行车许久之后,干脆改道,去藜麦地边上的养生三宝公司,探访国内一流的藜麦烘干、脱皮、精选、分级包装加工生产线。新一年的丰收还没开始,生产线并没有运转,只是通过理论,感受现代农业的便捷;只是在成品仓库里,捧着去年丰收的藜麦,感受粮食的温度。在“藜麦之乡”,第一次品尝藜麦,一碗藜麦南瓜粥,口感独特,有着淡淡的坚果清香,足以让舌尖铭记。然而,它的珍贵,更在其超过多数谷物的营养。▼藜麦地里的诗意秋天的藜麦地,是收获的希望,也是诗歌的浪漫。原本,藜麦与东寨的相遇,便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一场亘古的相随。当藜麦从数千年前的南美大陆,来到河西走廊的东寨,融入了祁连山下的这片土地,雪山、阳光,也便成了点缀,刻骨铭心的,只有这一片火红。因为这一片火红的绚烂,近年,一批又一批的游人、摄影师、画家、诗人,涌入秋天的东寨,或是融入这份特别的秋景,或是记录这般绚烂的色彩,或是写下一首首诗篇。我一直以为,诗歌是忧伤的,却不知,明艳的火红,也可以是诗歌的颜色。站在藜麦地前,感受到了这份诗意,便止不住的想,麦地诗人海子,如果见到这样一片藜麦地,会写出怎样的诗篇。每一片藜麦地,都是一首诗,一定不同于海子诗中那一片片质朴沧桑的麦地,它没有麦地的苦难和伤痛,有的只是明亮和绚烂,浪漫和梦想。和许多物种一样,藜麦也有着自己的起源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藜麦是神的粮食,一天太阳神IntiRaymi(古印加人崇拜太阳神)的三太子在安第斯山上围猎驼羊,在追逐的过程中掉下了山崖,当地的一位老农不顾生命安危,把他救了上来,三太子回到太阳宫后,给父亲讲述了自己受难被救的事,为了报答救子之恩,太阳神派一只叫Kullku的神鸟把藜麦种子送到了这位老农家,从此以后藜麦成了安第斯山人最重要的粮食。当承载着印加民族文化传说的藜麦,遍布在中国西部荒凉的戈壁上时,眼前所见的,早已不单单是油画的绚烂、诗歌的浪漫、土地的希望,而是更深层次的碰撞,这份碰撞,关于民族的文化、关于人类的未来。作者简介:觉非行记,旅游体验师,旅游摄影师,各平台旅行家。新浪微博:
觉非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