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配地图10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营口市行政区划范围。
战国时期,今营口市地区属燕国。随着秦朝的统一,设郡置县,其地开始纳入全国行政区划中。不过秦朝时期境内并没有县治,直到西汉。
西汉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营口市境内存在上图两县,均属辽东郡。
平郭县,西汉置,治今盖州市西南。属辽东郡,西晋初废。
文县,西汉置,治今辽宁省大石桥市东南。属辽东郡,东汉改为汶县,十六国前燕废。
西晋上图为公元年西晋时期。和西汉时期相比,此时今营口市境内仅存一个汶县,属辽东国。其余变化不大。
在经历了南北朝的动乱后,隋朝重新统一。不过隋朝时期其境内也没有县治,直到唐朝。
唐朝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今营口市境内置有建安州都督府,属安东都护府。
建安州都督府属羁縻都督府,以当地部落首领为都督,世袭其职。治在建安城(今盖州市东北青石岭),唐后期废。
金朝上图为公元年金朝时期。此时今营口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均属曷苏馆路。
曷苏馆路,金置,治今辽阳市西南。金明昌四年(年)废。
汤池县,辽置,治今大石桥市汤池镇。元初废
建安县,辽置,治今盖州市。元并入盖州为州城。
熊岳县,辽置,治今鲅鱼圈区熊岳镇。元废。
元朝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需要说明一点,金元时期三级行政区划和四级行政区划并行,笔者画的是二级行政区划地图,无法体现三级行政区划的辖区。
如从金朝开始,盖州实际为地级行政建制,下辖县,上属辽阳路,辽阳路属辽阳行省。
盖州,金明昌六年(年)改辰州置,治今盖州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盖州、庄河二市及岫岩、营口二县市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十八年(年)废。
明朝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明朝大部分时期,在今辽东地区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管辖境内军民事务,境内基本无行政建制。
盖州卫,明洪武九年(年)置,治今盖州市。清康熙三年(年)改置盖平县。盖州卫是军队建制,但后来的盖平县(今盖州市)是由其改置,算不算今盖州市行政建制的起源,模棱两可。
清朝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此时今营口市境内仅存盖平县,属奉天府。
盖平县,清康熙三年(年)由盖州卫改置,治今盖州市。年改名盖县,年改设盖州市,至今。
民国初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今营口市境内存在上图两县,均属辽沈道。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营口县,年由营口厅(年置)改置,今营口市区和大石桥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年改设营口市,后复设营口县,县市分治。营口县迁治今大石桥镇,年改设大石桥市。
建国初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建国初期,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是二级行政区划,各市和各县均直属省管辖。
年置辽阳专区,营口、盖平两县属其管辖。年撤销辽阳专区,营口、盖平、盘山三县划入营口市。
年营口、盖平二县划出,年营口、盖县、海城三县划入,年海城县划出,年盘山、大洼二县划入。
当代随着年盘山、大洼二县划出,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营口市行政区划史,西汉时期境内建制两县,都未延续下来。等到下一次境内大量建县,已是辽国时期。不过辽国时期的建制县也只延续到元朝,也未延续下来。
于是营口市现存的县级行政机构中,清朝初期建县的盖州市行政建制历史最为悠久,不过也只是相对于营口。毕竟从民国初期的角度来看,今营口市地区就这两县。
但如果算上明朝盖州卫以及辽金元时期的盖州,那么盖州市的行政建制史就比较丰富了。在这段时期里,盖州是这一带的行政中心。
最后说说营口,在清道光年间还是一个小渔村。不过因清末营口开埠,其逐渐发展起来。后来者居上,成这一带新的地级行政中心。
已完结十九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请多分享,感激不尽。
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