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子山地底修建长20公里的神秘基地干

北京荨麻疹权威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8595950.html

年4月,一位叫李山的老人特意找到曾经的战友韩志平,指着眼前电脑屏幕,饶有兴趣地对他说道:“你看看,咱这个山洞被揭密了。”

在看到这一幕后,韩志平却不相信老战友的话,甚至还生气地对他吼道:“你小子怎么把这弄上去了,你犯错误,还让我和你一起犯错误。”

而他这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年以来只要有人向他提起这个山洞,或是有记者前来采访他,他总是会极其严肃的回复:“这是国家的绝密工程,我无权告诉你们。”

由于这个山洞,他甚至连自己儿子都不相信。曾经有一次,他儿子韩明以保卫处处长身份作为担保向他解释:山洞(代号工程)真的已经被解密了,他可以接受采访。但他却仍旧满腹狐疑,最终还是没有吐露任何相关信息。

其实当时像韩志平这样的老兵并不在少数。而当遇到采访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永远是质问对方:“有没有介绍信?和宣传部联系过没?”

虽然工程在年4月8日真的被解密,甚至于年4月,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还开始作为旅游项目供游客参观。但在他们中的一些人看来,这个山洞内工程的秘密却应该永远深藏于心。

如此讳莫如深的做事举动,无疑给工程罩上一件厚重的神秘外衣。那工程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先以游客的视角来参观一下。

一、参观工程

一直以来,附近的乡亲们就对工程百思不得其解,毕竟此前不光参加修建的人员各个都守口如瓶,从不透露相关的半个字,就连存在的白涛镇地名,都因确定落建工程而消失在地图上37年,仿佛拉开了跟世界的结界。

别说乡邻觉得神秘,哪怕是亲身在此奋斗多年的一些修建人员,大多也不知道具体从事的什么项目。

技术人员只能看自己的图纸,笔记本都要编号码,下班收进保密科,施工队则只负责挖洞,大家自投身于工程的那一刻,“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就日复一日的坚持下来,甚至不幸因公牺牲,亲属都找不到祭拜的所在。

这个曾经颇具有神秘色彩的工程,如今已正式更名为建峰集团,自重庆市涪陵区麦子坪村驱车约20分钟,就来到苍翠的山岭脚下,一座巨大的洞体顿时映入眼帘,红字书写着“地下核工程”。

没错,这就是当年规划中的中国第二套地下核原料工业基地,迄今为止解密出的“世界第一军工巨洞”,曾经还是我们中国最高建筑技术的象征。

工程包括18个大型洞及多个导洞、支洞和竖洞,有19个出入洞口,功能从人员出入、汽车通行、排风等一一列开。

洞内隧道高达条,总长约20公里,洞内“暗河”有3公里,与乌江相连,最高处可容纳盖起20层高摩天大楼,并能预防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的冲击和0磅炸弹直接命中的伤害。

其中已作为景点开放的“最大洞室”核反应堆大厅,共分为九层,总高80米。

九层的主控室,摆放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8层大厅有足球场那么大,部分反应堆支架仍旧安放其中,生产核原材料的“大锅”直径就有20米,深度为5米,它们现在退去神秘面纱来到游客面前,静静诉说那段辉煌征程。

目前开放的“保密大厅”、暗河只是工程的冰山一角,未来还会有蘑菇云通道、“开始和新生”纪念塔等更多景点会跟大家见面。

此工程修建18年,前后投资7.5亿元,规模甚至相当于三峡大坝的施工量。而它为何而建?修建是用来干嘛的?工程中途又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且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说起。

二、工程修建始末

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为辖制中国核武器发展,撤走大批专家团队,他们离开时也顺便将图纸等机密文件一起带走,中国的军事工业自此陷入停滞阶段。

因此,由本国技术人才筹备核工业基地的想法此时已在斟酌之中,但碍于需要不菲的资金及大量人员投入,尚未正式实施。

但在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甚至还以如火如荼之态将“暴风雨”延伸到了我国南海一带。

毛主席审时度势,认为:想抵御核威胁,消除核垄断,继而达到保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就必须筹建地下核工程。

而在随后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主席也两次指出:中国经济命脉都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做好三线建设。

年的一天,工作正酣的周恩来突然接到一密电,在挂掉后他没与任何人产生接触,而是径直离开办公室,一路来到毛主席这里。

虽然二人此次密聊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因为建设“地下核工程”的思路便是在这次谈话后有的。

正是由于这个计划开启,不仅让重庆当地一个叫“白涛镇”的地名从我国地图上消失了整整37年,还彻底改变了6万人的命运,当然这也是后话。

我们言归正传,在确定工程实施后,便是刻不容缓地选址工作,但在隐秘的三线腹地选址建设“核原料工业基地”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当时小组在经过实地探访后,曾暂定了三个地点。

第一个是川西洪雅县罗坝区,第二个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第三个是四川涪陵的白涛镇(今属重庆)。而经过多番比较后,白涛镇以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的地理优势被选中。

毕竟紧靠乌江可以通过建设暗河,为生产核原料提供丰富的水循环,当年核反应堆冷却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武陵山则常年云雾缭绕,路况艰险几乎无人涉足,能最大程度做到隐蔽。

大概区位选好后,一支地质勘测队便秘密潜入进白涛镇,他们在镇内馒头山上兢兢业业地勘察、丈量、记录,总之每天都相当忙碌。

过了一段时间后,还在这一带拉上了警戒线,禁止行人们进入。紧接着,镇政府将附近的一些住户搬迁,并将白涛镇这一古老地名从地图上抹去,将其直接改成了“信箱”。

年,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周恩来亲自审批通过建立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军工洞(即地下核工厂),此工程也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说第二个,是因为它仅次于甘肃工厂(第一个),此厂建设于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六氧化铀就诞生于此。

年2月,工程兵第54师所属三个团和国家核能工业部的三个建筑公司来到白涛镇镇上,全国一万多名技术精英尖子也被征调而来,加上涪陵地区征集的一万民工,一下子这个弹丸之地便积聚了6万人。

工程兵和军工人们来到驻地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保密课,对外称“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而与家人写信的地址也只能写“重庆信箱”。

当时保密到底严谨到什么程度呢?

工程里曾有一对来自湖南的亲兄弟,他们一个在“部队”,一个在车间,来往通信长达两年,问候时都说在三线工作,叮嘱要保重身体,结果某次休息在街头相遇,才惊奇的发现竟然是在同一个地方工作。

而待正式施工,对身心意志力的考验才是真正开始,条件极度的艰苦,全靠钢钎、手锤等纯人工作业,只有工兵镐、风钻等落后的工具。

据中央军委特种工程兵部队战士李发立回忆:他所在的班组负责混凝土浇筑,每日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常态,干完活出洞人人浑身全部沾满石灰粉及硝烟。

呛一些都不是最艰难的阻碍,洞顶加固才是危机四伏。

当时李发立腰系安全绳,攀着钢筋向上爬,每一步都要打起一万分的小心,但凡大意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大家都认为距离洞底超过米,实际为20多米,足以令人丧命。

李发立战友陈先升,就在干活时失足掉进3米多深的水坑中,等人发现捞出已经没了呼吸,牺牲时年仅19岁,只入伍了6个月,被安葬在距核工程一里外的“一碗水烈士陵园”内。

除他之外,当时陵园里有76位烈士,53位军人都因施工壮烈牺牲,平均年龄不到21岁,都是正青春年少的小伙子。

为抢工期,人歇机器不歇,工程兵们三班倒拼尽全力赶工,很多指导员因吸入大量粉尘换上肺病,负伤人数更高达二三百人。

数万人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为国奉献精神,在深山里奋斗了17年,挖出的石方量足有万立方米,能铺公里的马路,整座山都被挖空了......

这17年来,来这里的工作人员们虽然艰辛,但他们却甘之如饴。他们本有大好前程和待遇,但接到建设三线调令的那一刻,却没有一人有半分犹豫。

已在麦子坪安家的伍姓老人回忆:他当年是山东厂子里的科技人员,经过筛选接到建设三线的调令,二话没说打了背包就相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一生献给了核军工,并由衷感到光荣和自豪。

原副厂长张晓东,本是甘肃厂的工程师,出差时接到选址的电话就奔赴大西南,随后在白涛镇参加核军工洞建设,跟同为核专家的爱人在此度过半生时光,他乡已是回忆中泛黄的碎片。

不过条件虽然尤为艰苦,但配套设施却保障得相当齐全,毕竟再怎么短缺,党和中央都不会让施工队和专家团们背井离乡,还衣食短缺。

医院、学校、市场等场所配备到位,厂里也有自己的生活用品供应系统,后期连冷库都有,从海边采购鱼虾发给大家改善伙食,逢年过节更有来自新疆的哈密瓜当作福利。

不过当时最珍贵的还是要属来自毛主席亲自赠送给建设者的礼物——芒果。

三、核工程面临“军转民”

时间线来到80年代,因世界局势逐渐缓和,国防战略与国家方针开始进行逐步调整。

年4月,此时洞体已完成大半,中央确定工程缓建。虽然经过多番思量,同年10月,国家也曾作出恢复施工批示,并重启资金2.25亿元人民币,让建设人员们加班加点争取尽快完工。

但年5月,工程又转为缓建项目,理由为“产品已属长线,超出国家需要”。此时已完成土建的90%,安装工程量也已做完64%,专业人士估测大约只需一年就可竣工。但在年,中央却正式停建项目。

工程师李加如分析:17年的建设工期太长,虽说工程量浩大可以与修建三峡大坝相类比,但经年累月下来,核心技术已经落后,没有应用的必要。

工程虽然停建了,老兵们也要离开这,但他们曾将自身全部心血都投入进去,为其奉献终生,而“保密”二字也已经深入骨髓,因此哪怕离开了这,他们对此这里的工作仍是一直保密。

在停建后,6万人集体失踪,17年后再次出现,该如何安置他们便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

当时二机部曾拨付万元作为“军转民”的过渡期费用,至于未来何去何从,厂领导班子们则是摸着石头过河。

首先是大量精英人才各寻出路,当时年有人,但到年便只剩人,接着老干部们也退下去转到干休所,然后经过领导们开会商议,决定拿过渡费把电厂建好,能发电就能有收入,并且要求各分厂自己“找米下锅”,洞内可拆卸材料随即被卖掉。

大家伙挖空心思想着挣钱的路数,纷纷用优势来创收,建设者李山本在运输处,擅长开车就带着部分职工和7辆50座的大客车搞起客运。

物资供应处则从上海采买设备生产起铁钉,机械设备维修厂做起摩托车消音器,房产建筑维修处搞起大理石生意,掌握电子技术的职工则装闭路电视系统,另有许多分厂研究起化肥。

毕业于清北等名校的高材生除了核专业再无特长,灵机一动利用洞内潮湿的气候种蘑菇、酿酒,并在山上种菜养鸡,女技术员则做蛋糕,一时间白涛镇颇有股欣欣向荣的劲头。

但各厂钻研出的“副业”大多收益不佳,如搞大理石的就因运输费高昂、本地也没有市场,很快就破产。蘑菇组倒是收成不错,可居民觉得“肉比菜好”,销量也平平无奇,只有化肥和闭路电视两支异军突起。

先说装闭路电视系统,职工推销只要说自己是军工企业,以前是搞原子弹的,人们自然一万分信服质量,化肥则争取到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大项目,因此最终一分为三,一部分人员留守,另外则分流为搞点解猛和化肥。

因工程已停建,正式更名为“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建峰厂拿到化肥大项目并不容易,光资料就准备了两吨。

年10月14日,大化肥装置试车成功,年10月,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军转民”的困难征途终于顺利完成。

可化肥虽说是成功生产出来了,销路又成让领导班子头痛的老大难。

时任副厂长启洪厘清问题所在,地方化肥滞销,当地政府会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可建峰隶属核工业总公司,既不归重庆市管辖,也不归化工部管理,所以两者的利好政策都享受不到。

摆清困难后,建峰厂就发动处级干部出去推销化肥,历经不懈努力,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使建峰厂成为上市公司。

年,厂里提交“军工洞体解密并对外开放请示”,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自军工洞体解密,涪陵旅游局就有意促成项目开发,特意请来暨南大学做相关规划,可需要2亿元资金,暂时被搁浅。

几年后,国家给了建峰集团千万元的补偿资金,他们如及时雨一般,立刻将这笔钱投入进各方面的设施维护,年传奇的核工程褪去神秘面纱,其以红色旅游景点为主打点,接受游客的参观游览。

一时间,游人如织,头几批慕名而来的分别是曾经在此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军人家属,还有生活在涪陵附近的居民。

目前,地下核工程景区的多数工作人员及解说员,皆是建设者们的子女,他们认为父辈为其奉献出一生,洞体里满满都是心血跟所有的热爱。

大家都希望能把这个伟大工程所承载的重大意义传承下去,因此解说时经常满含热泪,令游客仿佛回到那段热血的岁月......

建峰集团旅游健康产业项目部经理郑志宏介绍:“”正在申请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已收集两万多名建设者的名字,将跟烈士一起篆刻在老兵纪念广场,并征集到多件当年工程兵的旧物,未来会通过展出的形式跟大家见面。

在世的建设者们早已两鬓斑白,如今他们得知核工程真的解密,并且逐步开放的消息后,都要带着妻儿子孙来参观奋斗过的地方,将守护一辈子的光荣秘密倾诉出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