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一米八多的个头,平时走路风风火火,干工作的劲头从来不减。”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朱村党支部委员吴付侠哭红了眼眶,她至今也不敢相信朱村的“顶梁柱”就这样倒了下去。
一切又仿佛都有预兆。
自兰陵县发现关联病例开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在全县打响。作为一个在外务工人口多达余人的村庄,“外防”的压力陡然增加,况且随着多个蔬菜市场的关闭,朱村市场成为周边仅存的交易市场,每天来往的菜农和客商很多,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尤为重要。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宋书记难以入睡,即便是吃助眠药每晚也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半夜醒了也要到执勤点帮忙到天亮,活儿总是干得最多、最累,全村的大小事都压在他的身上。”陈桥社区主任郑翔心疼地说。
3月29日晚,宋体申通知村“两委”干部晚上八点开会,分配疫情防控任务,继续摸排村内在外人员信息。可大家等待许久,一向守时的宋体申却没有出现……
由于突发心源性心肌梗塞,他永远地倒在了开会的路上,那条为了村里的大事小情走了无数遍的村内道路上,再也看不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不是一个“好儿子”
“老三去哪了,怎么这么多天不来家里?”
面对90多岁老母亲的疑问,宋体申的大哥宋体庆只能以其参与疫情防控没法回来敷衍回答。宋体申一直很孝顺,只要有空他都会给母亲送点好吃的,但是也仅限于站一会,因为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有太多的事情挂在心上,落实上级部署、村内的家长里短、入户维修管道、调解矛盾纠纷、组织移风易俗活动……“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年纪也大了,所以体申走的消息我要想方设法瞒着她,但我也不知道还能瞒多久。”一向坚强的宋体庆说到这儿,已是泣不成声。
没有告别,却是永别!老母亲没有见到最偏爱的小儿子最后一面,因为他把更多陪伴给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和身上沉甸甸的担子。从家庭来讲,他确实不是一个“好儿子”,因为他去群众家里的次数比去母亲家里多;他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因为他一刻不停地操持着村里和工作区的事,却没有尽到对家庭的责任,还有2个孩子没有成家……
他是一位好书记
村集体无收入、班子软弱涣散……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的朱村,老会计宋体栋抛来这样一句话:“干部干部,就是干不住,没人能管好。”
年春,年仅28岁的宋体申放弃了由辅警转为正式警员的机会,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任伊始,宋体申向全体党员表态:“既然党员群众信任我,我就决不辜负朱村多位父老乡亲的信任,如果3年内朱村的面貌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坚决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
上任之初,村里那几排占用村集体耕地的房子,成为摆在宋体申面前的“硬骨头”。“这不符合朱村长远规划,必须拆除。”宋体申敏锐地意识到。
“这件事情在当时看来可是一件大难事,一部分群众怎么说就是不拆,宋书记就没白没黑地往他们家里跑,逐一说服。”宋体栋说道。
现在的居民楼、老年公寓和整齐划一的排房都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规矩立起来了,村里进行统一规划,村民都比较信服……一步步走到今天,才有了今天的美丽乡村。
解决了村庄发展的规划问题,宋体申又把眼光放到了发展经济上。年,宋体申带领村“两委”规划建设了一处“统一规划、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高科技温室大棚、标准化操作间余座。为了解决出行和水涝问题,宋体申带领大家修建水泥路3公里,并完成了绿化、排水等配套工程建设,他经常忙到半夜,连顿热乎饭都顾不上吃。现在,大棚基地成为村集体收入的有力保证,也成为可持续收入的“源头活水”。如今的朱村,已经拥有亩高标准蔬菜基地,群众的腰包鼓了,集体也富了,成为村民和集体“双增收”的典型村。
对于村里的沟边、路边等闲置土地,宋体申想方设法地利用起来,栽植绿化苗木,探索发展“边角经济”,仅年就收入了十几万元。为了活跃村里的蔬菜市场,宋体申筹集资金在市场旁边建了16栋沿街房,不仅吸引了商户,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年,宋体申在村里开办了“大集”,为了让商贩出摊给村里带来“人流量”和商机,他主动为商贩提供午餐……只要是对村里和村民有利的事,他总是千方百计地干成,哪怕是一点小事也要争取办好。
直到宋体申去世,村集体的账户上还有余万元的结余,这是对其成绩肯定的无言诉说。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村集体的主意,大事小事都是民主议事决策,全部都走“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程序,宋体申对于村级支出从不经手,全部都委托党员和群众代表办理。
许多未完成的心愿
去世前,宋体申还谋划好了村里年的发展思路。广场修缮、小区外墙粉刷、大棚集约化发展……
“‘大哥,咱县城天然气多少钱一立方米,你们一家一年要用多少钱的燃气?’前几天,体申一直在问我这些问题,还问我有没有熟悉的燃气公司领导,一开始我没当回事,后来才知道体申在为村民通上燃气打算盘。后来有一次,我们坐在一起聊天,体申说他也快到了退休的年纪,想再为村里办成这件大好事。”说到这里,大哥宋体庆已经泣不成声。
3月29日,宋体申带着对朱村的眷恋,永远地离开了。留下的,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朱村。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履行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把村党支部书记“小岗位”干成了无私奉献的“大舞台”……
此刻,记者苍白的文字诠释不了宋体申同志的精神,只能和村民一起追悼和怀念他。
临报融媒记者王圣宇通讯员张文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