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1201/10014674.html
正史对三国各方总兵力的记载是相对明确的。
各国后期兵力
三国时期,各场战役的兵力因各方记载不一而有待商榷,但对于各国后期的总兵力,则基本是比较明确的。
1、蜀汉:10万左右。
蜀汉灭亡时,刘禅送上了蜀汉的士民薄。
士民薄上登记的,户有28万,人口94万,甲士10.2万,吏4万人。
蜀汉登记的军户,就是10.2万。
2、东吴:23万左右。
同样,晋灭吴时,也收取吴国的图籍,有州4,郡23,户52.3万(以一户5人算,人口当在多万),兵23万。
3、魏国:50万以上。
相比之下,魏国则没有相应明确记载。
不过,在魏国后期,其兵力至少在50万以上。
《三国志.诸葛诞传》记载,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之乱中,一度有40万魏军(含叛军)出现在同一场战役。
当时,司马昭“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前往讨伐,而诸葛诞“敛淮南及淮北屯田口十余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合计14、5万人。
两方一加,此次魏国“内战”,出现了40万魏军!(另有前来支援叛军的吴军8万,此战是三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
在司马昭平定诸葛诞的同时,蜀汉的姜维率军数万人出骆谷,与司马望、邓艾对垒。显然,司马望、邓艾的兵力至少要与姜维“数万”对等。
因此,魏国后期兵力超过50万是没有疑问的,但也不会比50万多多少,因为司马昭为平定诸葛诞已合中外诸军,甚至从防御蜀汉的关中抽调了兵力,基本上算是集举国之力。
三国后期魏、吴兵力,为两国兵力峰值
以上魏、吴两国兵力,及为两国兵力峰值。
三足鼎立形成后,魏、吴两国在很长时间内,没有遭到夷陵之战、段谷之战这样的伤筋动骨的失败。
魏国的石亭之战,吴国的诸葛恪北伐,虽然损失不小,但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而魏、吴两国也没有采取透支国力的战争策略,因此,人口、经济一直在增长。
魏国的增长是最迅速的。
自汉末以来,受到破坏最严重的是北方地区,北方大量人口逃到了荆州、益州,因此,曹魏的发展是恢复性增长,其速度天然快于吴、蜀。
吴国则通过大规模吸纳越人,扩充军力。
据统计,光是《三国志.吴书》中言明的,陆逊、诸葛恪、凌统等人收纳的山越精壮就达10几万!几乎是东吴23万总兵力的60%!
因此,魏、吴的兵力一直是在增长的,其最后时刻,也就是其兵力巅峰时刻。
蜀汉兵力:一直稳定在10来万左右
相比于魏、吴,蜀汉的情况比较特殊。
魏、吴的兵力,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但蜀汉的兵力,一直稳定在10来万左右。
年,东吴袭南三郡,刘备迅速率5万军抵达公安,关羽也率“号三万”军进军益阳。
实际上,从几年后关羽发起荆襄之战看,关羽军团当时的兵力也在3万以上。
也就是说,当时,刘备集团,无需征发,可以迅速响应的军队,就在8万以上。
接下来的几年里,刘备虽然打赢汉中之战,但“得其地不得起民”,军力未得大扩张。反而因为“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消耗了不少力量。
随后,刘备集团连续遭遇“白衣渡江”、夷陵战败,关羽军灰飞烟灭,刘备军主力也遭遇重创。
此后,为了保持维持蜀汉立足的基本兵力,诸葛亮等人进行了紧急扩军,以弥补空缺。
比如:夷陵之战后,巴西阎芝紧急从各县征发兵马,两户出一丁,其比例已经非常高。
而诸葛亮除更是想尽办法,除继续从蜀郡等地征发外,还从涪陵、南中等地征发少数民族精壮,以填补空缺。
所以,蜀汉军队数字应当一直保持在10来万。
只是:一来,原本随着西川等地的平定,蜀汉可以通过整顿、恢复扩充的军队,已提前透支。
二来,为了维持10来万左右的兵力(蜀汉立国所必须),诸葛亮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扩充军队,以至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原本富庶的益州就已经“疲敝”了。
到姜维时期,长期的北伐,更是不断透支国力。
战役兵力
即使在正史中,三国时期的战役用兵,也多以“号”多少人记载,多不详细描述。
但是,通过一些当时人物的分析,可以推测基本兵力。
1、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周瑜分析了曹操的兵力:北方兵十五六万,新收荆州兵六七万,合计21-23万左右。
这是周瑜与孙权等人内部会议上的分析。这是高级将领与主公关于江东前途的讨论,事关重大,身为当事人,没有必要过分夸大或缩小其规模。
不过,周瑜分析的,是曹操军在南线的总兵力,比实际参加赤壁之战的兵力多一些。
比如,当时于禁、张辽、张郃等7军驻于汝颍与淮河之间,保卫许昌及安定侧翼合肥局势;曹洪、乐进镇守襄阳及安定新降未服的豪强;文聘驻扎于石阳,防止敌军由沔水骚扰襄阳后方。这些部队都没有随曹操继续东进,参与赤壁之战。
因此,赤壁之战,曹操实际参战部队,应当是少于20万的。
而孙刘方面:周瑜、程普领军3万,刘备收取的散卒和关羽水军共万余人,江夏刘琦不下万人。合计5万左右。
2、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即使是正史的记载也偏差很大。
尤其是对刘备军兵力的记载,《傅子》说光被陆逊杀掉的就有八万人,而其他各类记载,有从4万到10余万不等。
不过,孙权与曹丕的信件,应当是更有参考意义的。
孙权告诉曹丕:“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千匹,出秭归”。
曹丕、孙权,都是当事人,即使孙权要适当多扩大刘备军力,也可能过于夸张。
因此,刘备自秭归进入夷陵战场的兵力在4万左右是靠谱的。
刘备到猇亭前线后,沙摩柯率蛮军1万余抵达。
此外,算上被刘备部署于长江以北,监视、防御北方的黄权所部,夷陵之战,刘备兵力应当在5、6万左右。
吴军兵力缺少靠谱数据,应当总体上至少与刘备军相当。
接近极限
各国的兵力,已经接近其动员能力极限。
蜀国灭亡时,28万户,养兵10.2万;吴国灭亡时,52.3万户,养兵23万。
注意:这只是在册的军户。不包含为前线提供支援的征调民户。
古代社会,紧急征兵,2户出1丁已经是极限,而长期保持的大军,很少有超过3户出1丁的。
吴、蜀两国,长期以2.5户养1丁,已经接近极限。
尤其是蜀国。
吴国北伐、防御,其主力多依赖“舟楫之利”,沿途损耗相对较小。
而蜀国北伐,无论是翻越秦岭还是进入陇右,都要翻山越岭,补给依赖人力(木牛流马又不是无人车···),损耗极大。
魏国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在景元四年,也就是魏灭蜀这一年,灭蜀后,魏国有户94万,去掉新征服的蜀国28万户,魏国原有66万户左右。
而如前所说,当时,魏国的总兵力在50万以上。
也就是说,魏国也接近2户养1兵!
当然,由于当时北方的开发水平远高于南方,所以,其生产效率高于吴、蜀,魏国承受此负担压力相对较小。
总的来说,以上所说的兵力,皆为登记在册的世兵(世代为兵的职业军人),临时紧急征发的补充兵力及征调的民夫不算。
但是,由于当时人口、生产力所限,临时征发的空间极小。
因此,上述兵力,基本为各国总兵力。
这样的兵力规模,虽不如演义中打一仗动辄10万起步夸张,但在同时代的全球,已经极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