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每日甘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谢晓玲
进入7月下旬,夏天燥热的风从田间送来阵阵麦香,金昌市永昌县朱王堡镇流泉村农户杨开生迎来一年的收获季——他家的麦田已是金黄一片。
高温数日,酷暑难耐,但给今年的夏收创造了有利条件。雨水不扰,金昌的农户正抢抓时机,收割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在流泉村,宽阔平整的田野上,大型收割机轰隆作响,沉甸甸的麦穗被收割机吞进肚子,紧接着吐出一垄垄麦草。颗颗麦粒顺着放粮桶一泻而下,像一挂红色的小瀑布流淌到紧随的农用车上,一辆辆运粮车忙碌地穿梭在乡间公路上。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个农户的脸上。
辛苦、忙碌、起早摸黑”是杨开生对年少时麦收的记忆——一人一把老式镰刀,一天最多割一亩地,全家老小齐上阵,连收割带碾打、晾晒、收储,得忙活近一个月。
“现在好了,机械化作业,效率高,不用担心误了农时,人也轻省。”杨开生站在地埂上,看着地里来回穿梭的“铁麦客”开心地说。
“如今收割机都更新升级了好几代,操作性能也越来越好。国家对农机具购置有补贴政策,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户用机器可随叫随到,很方便。”流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延英介绍,机械化程度以及农机设施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减轻了农户夏收时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收割的期限。收割的粮食,农户们不用拉到自家进行晾晒、囤积,而是将运粮车径直开到村上的小麦收购点直接卖掉。流泉村今年种植小麦多亩,集中收割期间,一个礼拜左右就可让全村的新麦归仓。
据了解,今年金昌市共种植小麦33.47万亩,从春种到夏收,90%以上的农活实现机械化作业,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事生产中,时间缩短,速度加快,劳动强度变小,效益提高,农民彻底告别了镰割、肩挑、牲畜碾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