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而且长达五千年的民族,人口达13亿之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9%,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她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为摇篮,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不断壮大,并且不断地融合其他民族或族群,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但她已不再是纯种的汉族。
汉族特征与发展
一、汉族是一个内部差异巨大但被大家高度认同的的民族共同体
在我国大陆地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台湾地区甚至高达98%。我国地域广大,在各地均有汉人居住,人们因地域不同形成巨大的差异。在语言行为、服饰饮食、民风民俗等方面都各具特点、差异巨大。单就方言一项就互不相通,如闽南语、粤语、吴语、客家语、赣语、湘语等等在北方人听来,就如坠云雾、一头雾水,甚至南方人之间也很难听懂。再如北京人的节日以庙会为特点,广州人则以花会为风景;北京人讲究门第,广州人则遵奉宗族等等,可见汉民族内部的差异性。
甘肃永昌骊靬后裔无论多么大的差异,都不影响每个地方的人对汉族的高度认同。现在不少汉族人在过去曾经是其他民族,甚至是其他人种(例如甘肃永昌县焦家庄一带的人,在我国古籍中曾被冠以虔、骊靬、秦胡等称谓,他们有着不同于黄种人的体质特征),他们今天他们的语言、习俗等和汉人并无二致,以”汉族”二字标注其民族。更有福建泉州锡兰王子的后裔、广东鹤山鲜卑族的后裔等,在填写相关表格时,民族一栏均为汉族。汉族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融合了诸多族群或民族,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然成为内有差异但被高度认同的民族共同体。
二、汉族内部有不同的族群
汉族主源为炎黄部落和东夷部落,支源为苗蛮部落、百越部落和戎狄部落。最初以炎黄部落为基础,融合部分蛮、夷、戎、狄形成华夏族,至西汉时期华夏民族大统一,发展转化为汉民族。两千多年来,匈奴、鲜卑、契丹、乌丸、党项、女真、羯、氐、羌等民族多被融入而“汉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汉民族。汉族起源与形成的多元,决定了她有不同的族群,族群结构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以人文地理特征划分为:华南汉族、华东汉族、华中汉族、华北汉族、东北汉族、西北汉族、西南汉族。
2.以方言俚语特征划分为:闽南福佬人、客家人、广府人、平话人、桂柳人等。
3.以风俗习惯特征划分为:两广、福建和海南的胥民、广西的高山汉、福建的惠安人、贵州的屯堡人等。
具体汉族有多少族群,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
三、汉族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与强大的融合力
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随历经战乱但没有消亡,反而融合其他民族不断壮大,其稳定性与融合力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首先崛起,逐渐融合其他部落形成华夏族前身,后长江流域楚、越等民族相继崛起,随时间推移各民族界限逐渐消失,并有部分蛮、夷、戎、狄融入,形成华夏族,至战国时期已有万人左右。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统一和稳定了华夏民族。汉高祖刘邦,进一步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大统一,至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人口达万。自汉代起,有了汉族的称谓。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国家四分五裂、战乱纷争。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而北方汉人大批南移(史称衣冠南渡),从而形成各个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最终各其他民族被汉族同化、丧失本民族特点,成为汉族一部分,至唐代前期,汉民族发展至余万人。
唐末五代,天下又大乱,北方少数民族再次入主中原,中原汉族再次南迁,汉民族又吸收契丹、党项、女真和南方部分少数民族,至北宋年间汉民族突破1亿人,清代道光年间达到4亿以上。
汉末、唐末的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汉民族不仅没有消亡或人口减少,反而同化其他民族、发展壮大,其生命力之顽强、融合力之强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维系汉族的稳定与强大的因素
一、政策
中国历朝历代政策的推行与调整,顺应了民族融合的潮流和趋势,强化了汉族的凝聚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历史上无论是汉族占统治地位,还是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他们都必须考虑如何协调民族关系来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汉族的统治者,还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实现社会控制,他们都要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来调整适应。
汉族占统治地位时实行和亲政策。自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世代通婚始,至春秋战国时期,和亲通婚已成为华夏诸国与蛮、夷、戎、狄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敢策。汉代以后直至明清,和亲政策成为国策,既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又加强了融合。
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在“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的历史规律的作用下,主动学习汉文化,讲汉语、用汉文、着汉服,对一些离散部落,实行“编户齐民”,与汉族杂居、通婚,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其中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堪称典范,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门第、变婚俗、崇儒学、均田地”的社会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保障了汉族的稳定。
二、文化认同
人是文化与动物的统一体,文化是人们世代相传、互相沟通、互相吸引的精神内聚力量,不同族群能否凝聚成一个民族,关键在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强化了汉族的凝聚力,保障了她的稳定,促进了她的强大。
炎黄等部落在黄河流域崛起时,其经济文化都属于农耕灌溉类型,其他如越、楚等部落的农业经济文化与之虽有一定的区别,但无本质不同,故而奠定了他们之间文化认同的经济基础。各族对文化的认同,也突出地表现在对诗经文化的认同上。《诗经》是中原地区各部族融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周文化的代表,春秋之时,《诗经》从中原地区向四方传播普及,越、楚等民族对与《诗经》均有传诵和深刻的理解。对《诗经》文化的认同还反映在部分蛮、夷、戎、狄之中,他们不仅会讲“华”语,并且能赋《诗经》以达意,表现了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更加强民族凝聚力,维系了民族的稳定。
三、汉字
汉族强大凝聚力形成,汉字起到了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本质的体现,是维系一个民族根本的重要纽带。汉字所具有的“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独有特点,把汉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结在一起,把汉族精神文化、生存发展的全部历程,都完整、系统地保存在汉字文献的宝库之中,使汉族的历史业绩作为遗产一代传给一代,千古不朽,这也证明了汉字的强大。
据统计,自古至今汉字实际用字的数量基本相当,说明了汉字的稳定性。汉字不管书写于什么时间,后世的人们都可以认识理解它。而在其他国家,书写文字随着口语的演变,在很短几个世纪中,会形成一种实际上意义上全新的文字。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四百年前的本国文献,最早期的文献只有经过专书门的语言学研究后才能了解。
汉字别具一格、自成体系,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是其他民族的字母文字不可比拟的。汉字的“形”能传达丰富的信息,既有猜读的可能性,猜度其“音”,又可联想上下文推测其“义”,有助于阅读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字母文字所做不到的。正由于汉字的种种特点,决定了它的强大与稳定,促进了人们的广泛并长期的使用,并在人们心理上形成认同感,产生内聚作用。
汉族方言种类繁杂、差异巨大,不少方言之间甚至无法交流。但是汉字却是通用的,无论操何种方言,只要将其方言写成汉字,交流就不存在障碍。汉字的统一性,维系了汉族整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互通有无。汉字对汉族的凝聚作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族,汉字是汉族灵魂的象征。
正是政策的倾向性、文化的认同感、汉字的强大纽带作用,才维系了汉族的稳定,并不断发展壮大、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