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74796.html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日讯4月28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春季论坛”,与会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县域县城就地城镇化”展开深入讨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致辞演讲中表示,县域、县城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都市圈内的县城有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的趋向,融入都市圈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城乡高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农业地区的县城以服务“三农”和公共服务为导向,是实现老百姓幸福生活以及共同富裕的主体空间,是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城镇化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过去城镇化以大城市群为主要发展路径,现在要转向县域经济、县域城镇,特别是就地城镇化。他认为,就地城镇化要允许形成多种不同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各种主体多元互动治理方式的创新,不能简单地把城市管理体制照搬到就地城镇化上。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在论坛上表示,要准确把握建制镇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功能和定位。他认为,建制镇在新型城镇化中承担着不可替代又非常独特的功能和定位,是我国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关键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是推动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要进一步加快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城关镇的集聚和辐射能级。
针对县城、县域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在演讲时说,应当提高县城高质量发展的承载能力,尤其是服务农业和农村的能力;构建以农民就业为导向,以县城和重点建制镇,包括农业产业特色小镇为主体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严格控制撤县设区,适度放宽县级市的设置,扩大镇级市的改革试点,探索县辖市的基层行政管理模式;继续积极稳妥地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何宇鹏在论坛上表示,城镇化外溢效应使得首位度高的城市发展和周边县城实现了一体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叠加使得城市化圈子不断由核心圈层向外扩大,农业农村生态由以前提供产品的功能向提供服务的功能转变,极大地增加了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和农副产品的增加值,使得乡村振兴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认为,主要问题体现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要素配置等方面。郑德高指出,我国城乡流动还存在着二元制约,体现在人口、土地制度和乡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等方面。城乡之间未能形成良性循环,是我国城乡差距大、城乡问题突出的根源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部长侯永志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就地城镇化是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更高层次需求的良好路径,是优化大尺度上人口空间分布合理化的有效途径,有助于避免人口向大城市过度聚集,还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需要。他认为,就地城镇化需要在规划引导下推进,享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要避开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朱子瑜在论坛上表示,县城是未来城镇化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朱子瑜指出,构建中国特色人居环境,推进县城高水平建设发展,需要在空间形态上呼应山水格局,在景观环境上展示诗情画意,在县城风貌上体现文脉乡愁,在交往场所上彰显小城活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明星在主题演讲中说,中国特色城镇化要继续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也高度重视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联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统筹推进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人的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执行)倪鹏飞在总结发言时表示,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聚中有散”的新发展阶段,县城正面临着因扩散而带来的重要机会,也有一些城镇特别是一些县城面临着衰退的挑战。他认为,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实施差异化的县域城镇化策略,必须顺应发展规律,根据各地情况推进县域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