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注重分析加强研判,着力推动干部选

<

为进一步提升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增强县管领导班子配备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永昌县结合干部调研工作开展情况,探索建立“延伸识别触角、扩宽发现渠道、突出研育结合、强化结果运用”的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机制,为推动全县干部选任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延伸识别触角,提升研判精准性

干部分析调研坚持以近距离考察、多维度识别、全方位评价为原则,由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挂帅”任组长,抽调熟悉干部人事工作的“老将”任组员,采取民主评议、民主推荐、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实地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不限范围、比例、时间,按照“关联度大、知情度高、代表性强”的原则确定测评和谈话对象,采取随机谈与点名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范围谈心谈话。聚焦被推荐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广泛征求服务对象、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把一时与一贯结合起来,拉长“镜头”、提升精度,立体地了解每一位干部的个性特点和工作实绩。近年来,永昌县调研访谈涉及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等57个,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民主评议,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个别访谈,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和专题调研掌握到的情况进行梳理汇总,系统比较,相互印证,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分析研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提供坚实依据。

拓宽发现渠道,推动研判多维性

干部分析调研秉承“全、祥、实”的原则,主要采取定期研判、专项研判、重点研判等方式,坚持“三个结合”,对研判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一是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对调研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客观描述班子结构、运行特点、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作出良性上升、平稳运转、潜在下滑的定性评价,同时对班子成员逐一进行客观全面的定性评价。二是坚持成效与实际结合。既看工作实绩,也看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等,客观评价班子和干部的主观努力程度和作用发挥情况,既听内部评价,也听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服务对象和基层干部群众的评价,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三是坚持定期与日常结合。不以一次研判情况作定论,注重综合考虑日常工作实绩、年度考核结果、重大工作和关键时刻表现、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反馈信息等,防止研判过程中有意“说好话”和故意“讲坏话”等因素的干扰,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

突出研育结合,体现研判针对性

以调研结果为依据,以发现问题为导向,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一是坚持把实践一线作为培养锻炼、识别干部的舞台,持续推进干部双向挂职任职工作,动员优秀年轻干部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改革攻坚最前沿、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末梢段经受锻炼、施展才华、练就本领,推动干部真正扑下身子在基层摔打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讲政治、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好干部。二是探索推行年轻干部“逢提必下”机制,对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安排到实践一线锻炼至少一年。有计划地安排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的年轻干部进行轮岗交流或任职挂职。三是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建立上下联动、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