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贡献青春青春日记

9年前,22岁的我成为甘肃省永昌县六坝镇的一名乡镇干部。乡镇干部行不行,关键要看与群众的关系亲不亲。走得多、看得多,心底的触动也就大了。五坝村一位村民在外务工时落下了残疾,由于他父母离世、没有子女,生活十分窘迫。了解情况后,我得空就去看他,和他拉家常,帮他购买生活必需品,并帮着申请各项惠民政策。他住老屋,不仅湿冷,而且存在水电等安全隐患。当贫困户危房改造的项目落地后,我便积极争取,帮他建起了两间新房。房子落成后,我在他的笑容里,看见了一名乡镇干部的价值。

行走在田间地头,我常与群众拉家常、问冷暖。经过5年的锤炼,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深知,乡镇干部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和群众打成一片。年,我被派往六坝镇团庄村,成了一名包村干部。在团庄村工作一年后,兼任了团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年半的包村经历让我意识到,农村的发展投入不能“撒胡椒面”,要着力整村改变。

产业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团庄村干旱缺水,传统作物却高耗水、低产值,村民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为此,我们让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在团庄村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因为不能耽误白天的工作,我们只能在晚上挨家走访,很多次都是凌晨才回到宿舍。终于,我们在年底前做通了群众工作。今年的团庄村,小麦、玉米等传统庄稼丰收,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

一手解近忧,一手谋远略。团庄村还有许多可以整合和发展的优势资源,尤其是远近闻名的大接杏。未来,我们将依托团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特色水果大接杏,鼓励群众积极种植,通过合作社完善品牌注册等工作。

乡镇干部要扎根农村、深爱农村,把群众冷暖放心头,将群众困难担肩头。近年来,我通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新建养殖小区等,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未来,我将继续和乡亲们“手拉手、心连心”,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为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六坝镇乡镇干部,本报记者王锦涛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年11月21日05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